历代英才

首页 > 溧阳印象 > 溧阳人物 > 历代英才 > 列表

狄平子
时间:2004-09-20 19:53:27   作者:   来源:    点击:

狄平子小传 
 狄平子(1872-?),祖籍江苏溧阳人。原名葆贤,字楚青,号平子,斋名平等阁,擅长书画及古画鉴定,后在上海创办《时报》、《民报》和有正书局,与《申报》、《新闻报》鼎足而三。为民国时期的书画家、鉴藏家、出版家和佛教居士。

《石林燕语》有一则米芾的故事:"米芾诙谲好奇,在真州尝拜谒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军《王略帖》示之,芾惊叹,求以他画换易。攸意以为难,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江而死矣。因大呼,据船舷欲坠,攸遽与之。"米芾性诙谐而好收藏,世人有"米颠"之称。
狄平子得到一批湘妃竹材,制成三尺长的扇骨,并特制与之相匹配的扇面,然后持此巨扇至吴湖帆处,索画山水。当巨扇展开时,吴湖帆的画桌还嫌短促,拼了两张桌子才开始作画,当时正好叶恭绰也在,狄平子遂请叶题字。吴湖帆问狄为什么要画如此大的扇子。狄平子回答挥拂之顷,自具大王之雄风,又可权充手杖,即以御侮为武器,亦无不可也。"明明是为了"贪图"吴氏的山水,却又编出如此一本正经的理由,让人忍俊不禁。狄平子则无疑是近世之米南宫。
狄平子生性诙谐不单如此,包笑天与其极为相熟,据说:"平子好戏谑,尝已剥皮香蕉藏于衣襟里,令旁人探摸,旁人手指触及滑腻之物,以为蛇,惊悸大叫。平子以香蕉示之,相与大笑。"
狄平子生性烂漫是为天秉,这似可以从他的一幅山水自题上看出:"余生长江右,足迹几遍全省,以此赣中山水梦寐不能忘。丁卯七夕前一日,余梦来舟扬帆驶入一山峡间,波光岚影,苍翠扑眉宇,舟人遥指之,此黄陵庙也,然余生平未经其地,颇以为怪。实则赣中山水颇类蜀江,因追忆写此画,始以蜀江帆影名焉。"狄氏得梦蜀江而以赣中山水入画,烂漫不羁确有米南宫的遗范。
在上海朵云轩拍卖行2000年秋季拍卖会上,所拍出的41件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所有的古画中,有不少件原先是狄平子的藏品或曾经为狄平子过目的。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那幅被董其昌题为王蒙平生第一的《青汴隐居图》也曾为狄平子所收藏过。
狄平子自幼生长在江西农村,随父亲耕种,年青时赴上海,眼界为之大开,与谭嗣同相从甚密,也曾参与维新派组织的自立军起义,后戊戌事变,由于政事牵连,一时东渡扶桑游学,归国后在上海与《湘学报》主笔唐才常共同组织中国独立协会。后时事风云变幻,狄平子灰心革命,创办《时报》,开设有正书局,影印发行珂罗版碑帖画册,在当时条件下,对于传播书画艺术,可说是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其间狄氏也皈依参佛,并借助有正书局的传播发行创办了中国第一份近代佛教月刊《佛学丛报》。
狄平子也能诗,但诗品格调不高,可能因为晚年参佛的缘故,学得是宋代禅机诗,其中过多禅理晦涩。其书斋名:平等阁,取近代理性佛学中的"平等"观念,即要以佛教之"平等"对付宗法等级,而向"固甚乐三纲之名"的"独夫民贼"开刀,这与其早年的民主思想正相延承。
作为近代名人,在字画流通市场中狄平子的画作并不多见,一般比较常见的是其对子条幅,且价格也不高,狄平子的书画作品其书以意态沉静取胜,风华朴素,颇有书卷气,应为学者书法。

狄平子著作:《平等阁笔记》、《平等阁诗话》、《清代画史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史蔚馥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