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才

首页 > 溧阳印象 > 溧阳人物 > 现代英才 > 列表

沈致远
时间:2004-09-20 09:45:59   作者:   来源:    点击:

    沈致远是江苏溧阳人,1929年11月出生,六岁时就读于济南城东中学,初中就读于溧阳同济中学及县立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1948年5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1949年在溧阳参加工作。1956年沈致远以调干身份考入浙江大学,1959年被选拔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沈致远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任访问科学家。1983年起在许多美国著名的大工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等职务,从事微波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1984年至1989年曾受聘为桥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1990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主要专业著作有:197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微波技术》,为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1993年由美国出版的《高温超导微波电路》是该领域唯一的专著,并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 
    沈致远在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及高温超导应用等领域中有多项发明,现握有十项美国专利。 近年来他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了《天趣园》专栏,专门发表他的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 
    沈致远时常说: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条件很差,生活很艰苦。我们住的是50人左右上下铺的大房间,吃的很少见荤(hun)。冬天如果没有太阳,毛笔就冻上不能写字了。但是同学们学习仍很专心,很认真,都深感学习不易,也有很强烈的将来能够“报国”的责任感。而那时的老师大都是城市中很有水平的人。总的看来自己在工作中作出了一点成绩,主要是年轻时受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经历的艰苦环境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再是学习和生活中老师的引导和严格要求及管理,没有这些是谈不上成就的。比较起来,现在的条件是好多了,我还在工作岗位上担负着较重的任务,我会一方面把工作搞好,一方面把年轻的同志培养好,使他们的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希望他们超过我,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施水才
下一篇:史家钧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