偰斯,溧阳人。岁丙午,以故元嘉定州知州来归。洪武元年,授兵部员外郎。寻擢符宝郎,改尚宝司丞。四年,出知泰安府。六年,升知河间府。入为户部郎中,升尚书,出为山西左参政,召还为吏部尚书,迁礼部。至是,以年老致仕[5]。雷礼《国朝列卿纪》所记更翔实:
偰斯,字□□,应天府溧阳县人,故元嘉定州知州,来附王师。吴元年,授兵部员外郎,本年擢尚宝符宝郎。洪武元年,遣赉书赐高丽二年,高丽遣使上表,来贡方物。遣偰斯赉印封之,改尚宝司丞,仍以祝文牲币祭其境内山川。诏曰:“朕肇膺正统……想宜知悉。”使回,称旨,日侍左右。四年,出知太(泰)安州,六年,升河间府知府,俱以才干著,而民亦不扰。九年,入为户部郎中,寻升户部尚书,本年,调
山西左参政。十三年正月,召拜吏部尚书,二月,改礼部尚书,三月,诏定公侯称号。上谕斯曰:“自今封公侯……仍列于衔。”于是斯等奏定则式为三,公侯之衔曰……,世袭者曰……,追封者曰……。本年,以年老致仕[6]。
其他记载如同书有文简事同者二处[7]。又如焦竑《献征录》传记有二处[8],一处为节略《列卿纪》而成,一处文详,全抄自《列卿纪》。又如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传记[9],文简而有误:不解改尚宝司丞乃出使必需,乃以“封之”与祭山川为二事,遂乱改时间,其文必来自《列卿纪》。总之,留存至今的偰斯传记虽多,除《实录》所记略有参差,其余皆不出《列卿记》范围。吴元年(1367年)即丙午年初,朱元璋军总攻张士诚部,“松江府、嘉定州守臣王立中等诣徐达军降”[10]。偰斯当即为此时投降的张士诚部属,不久被授兵部员外郎。所谓故元,当因张士诚降元,致使偰斯有故元官吏之名。嘉定地当元代江南海运的起点刘家港[11],张士诚与高丽在海上往来密切[12],定以此地为出海口岸。则高丽详情必为偰斯熟悉,后来被选为出使高丽第一人,当因其曾为张士诚通高丽口岸嘉定州知州,熟知高丽事务。偰斯出使后未再用为大使,而是顺利高升为重臣,为罢中书省、废宰相后首任吏部尚书,当于明初政治史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