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遗存

首页 > 溧阳印象 > 文物遗存 > 列表

竹海古道
时间:2006-11-23 16:22:43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南山竹海深处,有一条残存的古道,这条古道,是古代朝庭传递军政信息的通道,官方雅称驿道,当地人俗称官道。
  早年,这条古道是构通苏浙皖的要道,古道西下10公里处,有一古老商埠,名戴埠,是南山山货集散的水陆码头,明清时代,这里就有近百爿骡马行,还有茶市、竹市、木市,很是繁华闹忙。古道上,骡驮马载,商贾往来,旅人陆绎不绝。
  古道,由西向东,掩映在山坳竹海里,古道两侧是密密匝匝的毛竹,青绿的颜色铺天盖地。你在古道上行走,古道湿漉漉的,泛滥墨绿的光,是昨夜的雨,也是今朝的雾。古道左侧,是逶逶迤迤一条山溪,山溪常年流淌,只是雨季汩汩,旱季沿沿。你脚下是粗粝的麻枯石块,有的光滑,有的圆润,有的破裂,时而平构,时而盘旋,时而石阶。
  一阵山风吹来,山风里有竹的清香,凉爽了你满身热汗,你深深吸纳了山与竹的清气,这清气里似乎回荡着历史的感叹和传说的声息,如神魂游荡,久久不散。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时,立下传位于长裔的祖训,因皇长子朱标早逝,就立皇长孙朱允炆继承,公元1398年洪武皇帝逝世,皇长孙朱允炆袭位,史称建文帝,时年21岁。不到一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内战三年,叔父打败了侄儿,夺得皇位,称永乐皇帝。当时,南京城里,断壁残垣,青烟余烬,焦臭四溢。金川门开了,朱棣入城,登楼,但见皇宫火起,有探兵报说建文帝朱允炆和后妃等在宫内自焚了。朱棣来到焚毁的皇宫,触目一片瓦砾,昔日雕梁画栋,已成一段段焦木,古玩陈设,也已化为灰烬,残骸里,乱躺着三十几具焦炭般的尸体,无法辨认。在一番估猜之后,就把其中的一具焦尸当做建文皇帝盛殓起来。当时还有传说,说建文帝并没死,他剃发、穿袈裟,化装成和尚,由几名大臣陪同溜出了南京城,不知处向,朱棣恐慌,就派心腹到处查访朱允炆的踪迹,未果,他派郑和下西洋,也有在海上查访朱允炆的心机,终未有果。
  你曾经翻阅明史:宫中火起,建文帝的皇后死于火中,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遣官兵寻找。有说建文帝由地道出亡,逃至云南昆明的永嘉寺。在滇、黔、巴、蜀之间,都有建文帝当和尚时往来迹象的传说,当地民间还流传了几首诗,有一首道: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嶂岭千层迴,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九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这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这位写诗人似乎就是个曾当过皇帝的和尚。
  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了谜,是永远的谜。
  你总是试图“解释”历史,有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渴望,也试图呈现一种“人生”或者一种“命运”。
  你在这竹海深处的古道上,臆想猜度这个历史之谜,静听默念当地人传说。其实,你无需沉思,也无需心动,历史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淡资,游山玩水的消遣趣味,而传说往往又是一个地域百姓的神似寄语。建文皇帝朱允炆从南京城里逃出,为避追杀,尽捡山路狭道。传说建文皇帝朱允炆急急迫迫行至古道山顶,回首看到随从官宦,就命他们留下,随从官宦跪拜,长呼短号诀别,建文皇帝朱允炆轻装简从,转眼消隐在皖地的竹海古树里了。随从官宦们就听皇命留在山之下,因同朝为官,又择地而同居,名同官村,都改姓朱氏,以避杀生之祸。他们时常登上古道,在拜别皇帝处眺望,还把这山名之曰同官岭。这是一种历史的告别,也是一种历史的警戒。
  你大约在古道上走了一公里窄窄狭狭的石路,就翻上了山顶,山顶平缓,没有青青翠翠的毛竹,却是密密匝匝的细丝杂竹和低低矮矮的丛生灌木。你登上同官岭,这里是苏浙皖三省的分水岭。岭南,又一山,俗名锅底山,山上竹树丛生,竹树里,有古代军事遗址,残骸般的岩石依山砌筑护墙,层层叠叠,圯圯塌塌,护墙上偶一喇叭形方孔,是将士的瞭望孔,相传是南宋绍兴初年“岳家军”的营垒。向东俯瞰,分水岭下,又是时断时续光滑圆润的石路,石路向右一拐,就消失在竹树茂林里了,远望,层峦叠嶂,云浮雾霭,有遥远的钟声从天际飘逸,是遥远的寺庙里传出来的吧。一阵晚风吹拂,你缓缓回首,夕阳漫散,但见山凹里有一村落,乳白色的炊烟在村屋上袅袅绕绕,如梦似幻,梦幻里,是同官村朱姓后裔的悠远念想吧。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聖旨”匾额太平桥堍重见天日
下一篇:我市发现《元教授林公殉节处》碑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