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英才

首页 > 溧阳印象 > 溧阳人物 > 历代英才 > 列表

关于彭桂
时间:2007-07-09 10:33:57   作者:   来源:    点击:

我知道彭桂纯属偶然,而且是“出口转内销”的性质。
  有天,我信步到新华书店,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清初扬州文化》(美·梅尔清著,朱修春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翻阅之下,见好几个章节中都提到了溧阳的彭桂,说他是清康熙年间的一位多产诗人,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当年,曾活跃在扬州的文坛上,名满天下。大吃一惊之余,多深感汗颜。自认为爱好文史的我,对家乡的如许人物会一无所知,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受好奇心的驱使,自此我对彭桂特别地关心了起来。询问朋友,查找资料,现总算对他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特撰短文,以飨同好。
  溧阳的名门望族,俗称“彭马史狄周”,彭家居其首。先祖彭显,字克明,清江人。南宋咸淳进士,授真州判官。元兵攻陷州城,淮东转运使赵淮召请他在幕中助义防守。后寓溧阳,隐居石门山、黄山一带,死后葬于大石山。溧阳彭氏是他的后裔,历代多有入仕为官之人。
  彭桂的高祖父是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工部观政的彭谦。据载,彭谦“豪放不羁,风流潇洒。”流连山水,不以仕途科名为念。被人誉为“江南第一园”的夏林园就是彭家祖业,他还在茭山等地建屋造园,诗酒自娱,并自字茭东。仍如他在《重游茭山》诗中所说:“得逢佳节须行乐,莫待萧萧两鬓霜。”有《茭东诗集》二卷行世。
  彭桂的父亲彭桢源,字培和。未成年即入县学,学识渊博,为时人推重。他十分孝顺,父亲患了痛疽,亲口为之吮吸脓血,衣不解带地服侍了一个多月。两个哥哥先后亡故后,他抚养侄子胜过亲儿。督学表彰彭桢源,推荐为“优行”。著有《呆庵集》、《许闲斋文集》四十卷。在《茭东别墅》诗中有“年来历尽风尘苦,到此应收名姓潜。”句,借景述怀,似有隐逸之意。
  彭桂字上馨。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自小遍阅经史百家著作,不读应试八股文章。直到十八岁才无奈地跟老师学科举之业,只学了三个月,文思敏捷的彭桂就能倚桌立就几篇内容各异的时文了。他虽无意举业,但也只得随俗应试。考前他临时揣摩了“三科乡会墨程”之类的范文,二十四岁中了秀才。彭桂的弟弟彭材,与兄性情相类,平时一起切磋诗词学问,每有新作则互相激励叹赏。逢风清月美,友朋宴集,更是陶醉于歌咏琴酒之间。惜其弟天不假年,二十八岁即病逝,仅留下小时候写的《蒌斋稿》。彭桂三十岁时,父亲逝世,家庭陷入困顿。为了赡养母亲并维持全家生计,他只得与母亲家人洒泪而别,外出游幕。
  开始的许多年,彭桂浪迹萍踪,先到湖北、广东,后又回头跨过长江、淮河,遍历齐、赵、幽、冀等地。他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体察了各地的风俗民情,实现了自己和弟弟当年“行万里路”的梦想,眼界为之大开,胸襟也随之宽广。每到一处,彭桂都登山临水、凭吊胜迹,同道唱和、佳作叠出。他笔墨酣畅淋漓,感情丰富多彩,其中《登岱》一篇,浩浩三千余字,阅者认为可和杜甫的《北征》、《南山》等名篇比拟。另有《旧院行》、《白沟河》等篇,人说可上超元稹、白居易,近与吴伟业媲美。一时间彭桂的诗作,旅店旗亭传唱不绝,大江南北远近闻名。
  彭桂也是一位孝子。长年在外漂泊,根本照顾不到家乡的母亲,如要放弃幕职,经济上又一筹莫展,处于两难境地的彭桂对此深以为恨。有一年回乡省亲,他在昆仑桥写了一首五律:“故乡吾久别,此地到来稀。水暖鱼苗长,林荫燕子飞。乍维桥半艇,对掩竹间扉。日日看渔父,持竿上钓矶。”描绘了那里古朴清幽的风貌,抒发了自己的古园之情。他在《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中说:“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该诗上承唐著名诗人孟郊在溧阳所写的千古绝唱《游子吟》,又一次深切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深深地感动着万千读者,震憾着人们的心灵!
  后来,机会终于来了。彭桂得以在按察使金镇幕中任职,并跟他从扬州到了江宁(南京)。在扬州彭桂加入了文人学士们组织的诗词社,他们经常聚会交流,或悠游山水、或互呈新作,友谊甚笃。彭桂是1675年编撰的《扬州府志》三个文学顾问之一,他与1686年编撰《府志》的五位诗人也交往密切。彭桂有好多首诗被选入这两部《府志》“古迹”中的天宁寺、史公祠和文选楼条目里,影响非同一般。到了南京,离溧阳只有两天的路程,彭桂能经常得到母亲和家人的消息,回家也方便多了,这对他无疑是一个莫大的安慰:他在南京待了很多年。
  值得一记的是,康熙十七年(1678)地方当事推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科举时代,这对一般读书人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十分荣耀。但彭桂对举业一贯淡然,况且此时七十四岁的老母又卧病在床,多方延医诊治总不见效,故多次向上力辞。巡抚慕天颜为他上疏,朝庭未允。彭桂又给慕写信,情辞恳切、旁证博引,洋洋洒洒几千言,委婉但却坚决地进行了请求,仍没有得到同意。无奈之下,彭桂只得打点行装,准备北上进京。恰在此时老母仙逝,彭桂得以尽心竭力为母亲料理后事,避免了一大终生遗憾。
  豪迈直爽、厚尚风义的彭桂交往极广。他与朱彝尊、施闰章、毛奇龄、闰若琥、梅文鼎、魏禧、徐乾学、姜宸英等数十人均是好友,他们都是学有所长、各有建树的全国名流,有作品传世,至今享有盛誉。晚年,结束了游幕生涯的彭桂,叶落归根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乡溧阳,在秦公桥(夏桥)畔择地建屋,怡养天年,删定自己的诗词著作。留存的有抄本《初蓉阁诗》十二卷、《赋论》三卷,又有刊本《泊庵诗余》四卷,藏于家祠之中。
  比彭桂稍后的著名诗人沈德潜(1673-1769),在其编选的《清诗别裁集》中收录了彭桂的九首诗。注云:“彭桂,字爰琴,江南溧阳人。陈子山学士携爰琴诗见示,系抄本。嘱余选定删存四卷,催取甚促,因节录九章,终以不能多取为憾也!”他对几首诗的批语有:“音节高亮,琅琅有声。”“真觉四座无人,目空一切!”、“此种是真杜诗。”等。从中我们不难窥见作为当时诗坛权威,主张“格调说”的沈德潜,对彭桂诗作的总体评价和揄扬。
  令人十分遗憾的是,我至今未能了解到这位溧阳籍多产诗人更多的生平事迹,也没有查询到他其他诗文著作的下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陈名夏
下一篇:一代文人书画篆刻巨匠赵之谦的恩师——缪梓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