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动态

首页 > 文化动态 > 列表

走进文化艺术乐土——溧阳市文化艺术中心纪实
时间:2008-12-25 16:32:12   作者:   来源:    点击:

    初冬之际,我们走进溧阳文化艺术中心。
    它在育才路与台港路的交汇之处,是具有江南建筑元素的现代建筑,总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将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融为一体。自落成开馆以来,前来观赏和活动的群众不计其数,成为我市的一片文化艺术乐土。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文物展览厅
    文物展览厅里,从4500万年前的化石时期,到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时代,一窗窗文物排列有序。
柜窗里置放的白色粉状物质是上黄水母山的中华曙猿化石。这些化石曾被当地居民称作“龙骨”,研磨成粉末,用于治疗创伤。谁知道竟是45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竟引起世界科学家一次次来溧阳考证,多少年轰动人类渊源论坛。
    溧阳人谁都知道伍子胥的故事,可很少有人见到伍子胥撒在溧阳的金瓜子。在文物厅里,就可见到真品。
竹箦镇中梅村李彬夫妇墓中三种宋代陶制神像,雕工精细,技艺成熟,陶青龙、陶白虎、陶玄武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文物品种繁多,缤彩纷呈。冬青牡丹花瓶,黄底绿釉云龙碗,青花葫芦形双耳瓶,五彩云龙瓷碗、景泰蓝瓶,以及莲花托盘、莲花盒、银筷、酒壶、侈口碗、镂花元宝等金银器,还有各个时代溧阳人的生产工具、武器首饰和生活用品,一件件真叫人眼花缭乱。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陶希晋展览馆
    这是溧阳有史以来第一个本土名人展览馆。陶希晋,溧阳西门大石山下陶家村人,1908年3月生。1926年至1929年先在南京河海大学攻读桥梁专业,后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
    陶希晋年轻时期,就懂得爱国忧民,就信仰共产主义。他22岁走出校门,领导了著名的“溧阳反蒋暴动”。事后遭国民党悬赏通缉,在上海租界躲避,相逢医生朱琏小姐,并相爱结成终身伴侣。1935年5月夫妻双双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9月下旬,组织100多名铁路工人,成立正太铁路工人游击队,西进太行山抗日,1940年初,他们夫妻北上延安,到马列学院报到学习,1944年秋,被中央提任为中央干部教育部、中央宣传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1946年1月,陶希晋作为八路军代表,多次与国民党和美方代表谈判。1946年7月,内战爆发,他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秘书长。
    陶希晋建国后最大的贡献是法制建设。1949年10月至1960年10月,他先后担任政务院和国务院副秘书长、政务院政法委员会秘书长、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务院法制局首任局长、中国政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国务院法规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等职务。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惩治贪污条例》、《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的起草。他率领中国法律界代表团,多次出席亚非及国际民主法律工作会议。
    1978年6月,他任中共中央政法小组常务成员。1979年至1983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了《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等法律的起草工作。1980年9月23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谈社会主义法治”的长篇大论,旗帜鲜明地反对人治,推崇法治。1986年到1990年,他不顾年迈体衰,四处奔走号呼,终于让《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六部基本法律付诸实施。
    陶希晋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法学家,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诗人和纂刻家。在展览馆里,我们欣赏到了陶希晋撰写的诗词、精刻的印章和书法作品。
    1992年4月11日,溧阳人民的好儿子陶希晋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5岁。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图书馆
    溧阳图书馆创建于1932年,地址在城隍庙,1952年称图书阅览室,属文化馆,在现在的高静园内,1981年单立,位于人民电影院南侧的镇前街8号,可借阅的藏书52117种,90168册,综合阅览室订报纸73种,杂志322种,少儿阅览室订报纸26种,杂志121种。
    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图书馆拥有各类藏书已达20万册,杂志500余种、报纸100余种,阅览坐位400多个,全年接待读者可达10余万人次。目前设置有外借部、阅览部、少儿部、电子阅览室、采编室、地方文献室等业务部门,开放时间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6点,使图书馆服务更加贴近市民生活,为市民搭建起一个学习的桥梁、开启智慧的窗口。
    新馆的阅览室在布局上,采用了高矮相宜的书架,配备休闲的桌椅,沙发,立意“人在书中,书傍人旁”,让读者信步可行,随手可取,阅读方便;在服务导向上,采用开放灵活的藏、借、阅、查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开展外借、阅览、咨询、参考、网络信息、视听等服务,同时举办讲座、培训、展览、学术交流、读者沙龙等活动;特别是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我与北京奥运”征文,收到社会来稿624篇,其中有83篇被评为好稿。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开辟了溧阳图书馆网站。图书馆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建立图书流动服务网络,服务点100多处,把文化知识的触须伸进企业、部队、学校、农村。
    在阅览室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图书,包括五年来的杂志,按时间顺序,装裱合订本,用牛皮纸糊上封面,再写上书名。有位查阅旧资料的老同志感叹道:“我们的方便快捷来自他们的辛苦勤快。”看到馆员们“百拿不厌,百问不烦” ,书友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高兴地来,满足地走。
    溧阳图书馆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图书馆,先进集体和国家二级图书馆。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文化馆
    市文化馆迁入文化艺术中心后,面貌巨变,设施齐全。
    文化馆承担了历届中国溧阳茶业节的群众文化演出任务及溧阳科技经贸洽谈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等大型文化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连续多年来在市人民广场举办的每年三十余场大型群众文艺演出,已成为溧阳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宣传溧阳,发展经济作出了贡献。
    文化馆常年举办各类艺术培训,为我市各类企业的庆祝典礼及其他重要经济活动提供总体策划,现场布置和礼仪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文化服务,为满足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文化需求,为溧阳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因而被文化部命名为“标准文化馆”,省文化厅命名为“二级文化馆”,省文化厅、省人事厅授予“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称号。
    迁入新址后,文化馆利用展厅的优势,连续举办了《“文化溧阳”2008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溧阳书画作品展》、《中国溧阳“一村一品”书画摄影作品展》等三次展览,让一批批观众来此大饱眼福。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摄影/刘磊、小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溧阳孝亲敬老故事集》出版
下一篇:市文化局举办镇文化站长培训班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