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中国焦尾琴艺术馆开馆暨古代名琴复制成果展开展仪式在天目湖畔的苏园隆重举行。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冯光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陶思炎,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毕可炜,我市领导闵建平、彭留双、唐华新、马小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琴艺术家出席了仪式。仪式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局长朱洪伟主持。
陶思炎在讲话中希望我市以中国焦尾琴艺术馆为基地,打造古琴文化、培养古琴人才,为繁荣我省的文化艺术作贡献。副市长唐华新在讲话中表示,要以中国焦尾琴艺术馆为载体,弘扬古琴文化,为溧阳人文旅游创新品牌、再添魅力。苏园董事长霍益民就筹建中国焦尾琴艺术馆发了言。与会领导为中国焦尾琴艺术馆开馆暨古代名琴复制成果展开展剪彩。冯光钰,闵建平为中国焦尾琴艺术馆揭牌。随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参观了中国焦尾琴艺术馆和古代名琴复制成果展。
中国焦尾琴艺术馆,3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展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29张古代名琴复制成果,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的复制品,重点展示蔡邕在溧阳亲手制作的焦尾琴复制品。据介绍,中国焦尾琴艺术馆将通过举办古琴文化论坛、聚会古琴名家新秀,培训古琴艺术人才,形成斫琴、抚琴、赏琴、听琴、藏琴等系列古琴主题文化,这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古琴文化的美誉品位影响,推进琴文化发展,而且为天目湖旅游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