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0日下午,市图书馆首次举办3D打印科普服务周活动。现场,借阅大厅里的一台3D打印机,一刻不停地打印着免费赠送给读者的动物、人物等摆设物件。
不少读者请专业人员免费为自己进行3D打印。部分家长还带着孩子一起动手,用3D打印笔塑造富有自己创意的物件,体验神奇的3D打印技术。
为配合体验活动,市图书馆馆长宋国忠表示,下一步还将集中推出一批有关3D打印技术方面的书籍、文献和论文等,供读者借阅。宋馆长还告诉记者,今后市图书馆还会开展这样的“3D打印技术”科普体验活动,让更多的读者和市民能够与这种新奇科技亲密接触。
科普小Tips: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