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才

首页 > 溧阳印象 > 溧阳人物 > 现代英才 > 列表

陈小珩
时间:2004-09-20 10:23:08   作者:   来源:    点击:

陈小珩国画作品展

 

    陈小珩,1949年生于上海,江苏溧阳人。1959年就读于安徽艺术学院美术系预科。1977年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留校。1996年调上海工作。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谈艺录

    艺术上的创新总和守旧相对应的,但我们常说的继承传统绝不是守旧。可有些热衷于大谈“创新”的人,打着“反传统”的旗号,把继承优良传统统统称之为“守旧”。徒不知没有传统这厚实的基石,创新又何从谈起?不去领会传统的深刻内涵,又怎么能明确创新的方向?

    艺术上的变革创新是要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只能是传统。没有基础的“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只能是建在沙滩上的楼房,尽管能制造一些轰动效应,热闹一阵,但最终还是要倒塌的。

    无论写意画在画坛上如何盛行和兴旺,工笔画在用色上仍远远优于它。如何在工笔画的色彩上进行变革创新,使其不但能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更能焕发出时代的光彩,看来有机地融入西方绘画用色的精华,是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当今工笔画创新中最有潜力可挖之处。

    写实是以“实”来震撼人心的。我崇尚写实,但从不排斥夸张和变形。夸张、变形是艺术的概括和提炼,是以写实为基础的。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这个道理。

    当代的艺术是多元的,也必定往多元的方向一直发展下去。大家追求着艺术上的自我,全心投入,体现个人的艺术理念,我也是这样努力着的。
 

金菊
纸本彩墨 65×65 cm 1995
 


纸本彩墨 64×48 cm 1990

晨雾
纸本彩墨 直径42 cm 1991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陈盛清
下一篇:马培华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