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英才

首页 > 溧阳印象 > 溧阳人物 > 历代英才 > 列表

马世俊
时间:2006-11-13 10:48:48   作者:   来源:    点击:

马世俊,生年不详,字章民,又字甸臣,号汉仙,江苏溧阳人,汉族。幼年丧父,家贫苦学,聪明过人。八岁能诗,为诸生时,屡试第一。与其兄世杰,以诗文书画、做曲名于世,时称“二马”。七次应乡试,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人,十六年,会试落第,落拓京师,名士龚鼎孳惠之。

“初,先生下第留京师,落拓甚。以行卷谒龚芝麓司寇。读至‘而谓贤者为之乎’题,至后比:‘数亡主于马齿之前,遇兴王于牛口之下。河山方以贿终,而功名复以贿始。七十年以前之岁月已沦,七十年以后之星霜复变。少壮未闻谏书,而衰龄反同贩竖。’云云,司寇泪涔涔堕曰:‘李峤真才子也!’岁暮赠炭金,得白金八百两。”[1][20]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再试及第,殿试策文侃侃直陈,切中时弊,传诵一时,擢第一名,大魁天下,擢翰林院修撰。马世俊善书画,有“二右”之称,著有《匡庵文集》等多部著作。其诗作敢于触犯时忌,为劳苦大众振臂疾呼,如《泰山妇人行——书〈酷吏传〉后》写道:

“去年五(吾)夫作虎脯,今年吾子葬虎腹。便欲辞家择乐土,趑趄未行心畏缩。君不见商君论囚渭水赤,宁城一怒诛三族。杀身岂肯全寡妻,破家无复存茅屋。妇人犹在泰山下,终身辛苦守茕独。吁嗟乎!食夫留子留我身,翻谢猛虎何其仁”。

邓之诚《清诗记事初编》注解说:“此诗作于康熙二年癸卯,当有慨于山东于七及江浙哭庙、通海、庄史诸狱杀人如麻,而后见之咏叹。”深刻揭露了明末清初社会的黑暗和腐败。马世俊这种忧时忧民的思想、敢于直言的性格同样反映在他撰写的杂剧中。

在《马世俊佚稿》内,收录了他的杂剧《古其风留人眼小说》和《齐人记》两种。《古》剧名为小说,实为杂剧,共八折。其主要内容是:贫苦读书人邵宏夫教书的苦难经历。此剧第一出“楔子”写明了作者的处境、创作意图及剧中主要人物:

“〔临江山〕(末上开场)……

击楫欲歌嗟和寡,借题自写疏狂。炎炎冷冷尽登场,少生吾党邑,猛醒俗人肠。

穷到一馆不终的学究,天下不独一个邵宏夫。

吝到半年不了的主人,世间岂无第二个杨小二。

临行私赠,王氏巧于弭后怨。

陌路多情,脚夫岂计报前恩。

趋承湄衅的赵班斓,烂熟炎凉底本。

闭户养高的云和尚,口口势利宗门。

只要穷儒个个学得邵御史,

哪怕村驴人人笑倒古其风。”

《齐人记》,四出。演《孟子》中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主题是宣扬“人穷志不穷”、“穷当益坚”,决不能做欺天害理的勾当。因此他在“正目”中写道:“沸乾坤骗老虚名利,昧良心汩没有真仁义。小斋头闲翻孟子书,水湄生巧演齐人记。”[1][21]

需要指出的是,有清一代,除马世俊的《齐人记》外,还有熊超写干乾隆年间的四卷四折的《齐人记》,因此,一些专门著作在介绍和开列清代杂剧时,应述评两个《齐人记》,而马状元之作的意义则更为突出。前文说到,马世俊贫甚,可是,他正如自己在《齐人记》所写的那样,“人穷志不穷”。当他高中状元,“释褐时,贫不能具轩,策蹇驴,老苍头携宫袍随之。”[1][22]胪传第一,尚无舆马仆从,只能徒步返回寓所,可知,马世俊对于主人公的“ 穷当益坚”是感同身受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史贻直
下一篇:马一龙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