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首页 > 溧阳印象 > 文学作品 > 列表

大石山雅韵
时间:2007-05-17 15:47:15   作者:   来源:    点击:

  大石山,也称龙山,又名功德山,位于溧阳城西4000余米处,海拔212米。它不仅以山上奇峰怪石、钟灵毓秀,摩崖石刻和山麓的白龙禅寺而闻名遐迩,而且流传着许多美丽而神奇的民间故事,被列为江南名山之一。1999年4月21日,经溧阳市政府批准,摩崖石刻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白龙禅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文为合法寺庙,所以庙里天天是“烛光生辉,佛语声声”。
历史上每遇干旱天气,溧阳县令、周遍百姓沐浴焚香去白龙寺求雨,有求必应,晴天劈雳,瞬间倾盆大雨,灌溉农田,保谷丰收。
  从白龙寺顺着绿茵茵的东坡上山,坡度很缓,几乎感觉不到登高,所以游人之中不乏年逾古稀的老人和牙牙学语的稚童。倘若清明时节前后登大石山顶,此山路也添情意,缠着野藤,占着花香,惹得蝶飞蜂忙,起舞翩跹于游人道前。到了半山腰,可看到一石崖上刻有正楷“通幽处”三字;再向上攀登,有近似颜体的“龙门”两字,旁署“皇明丁酉岁(明嘉靖十六年(1537)彭谦书)”。近在咫尺的龙洞左面峭壁上,有大楷书“壮观”两字,字迹遒劲,刻凿精湛。洞口一块石头,刻有一尺见方的“龙洞”两字,落款是“宋理宗年间”(公元1248年)“汴京赵氏”(赵旰夫)。洞口两侧有“过此一关,遗我百虑”一联,游客读后,顿觉心中天地更宽。顺狭窄而陡峭的人工石阶而下,扶着奇状怪石,便入“仙人洞”。“仙人洞”又叫“龙洞”,洞上方一块几十吨重的菱形巨石压着洞顶,洞并不大,仅容10多人;洞四周都为不规则的石块,洞东面有一条一尺来宽的缝,从石缝中朝东可纵观山下风景,颇有“佳景一窗足”的滋味。
  走出龙洞,几十吨重的“飞来石”兀立在大石山精髓的二道峰,耸峙山脊,凌空大山,倚向悬崖,近代好事者在七八米高的石头东侧刻有“高明”两字。由“飞来石”沿着百余平方米的石壁脚往南,石壁上刻有明代彭谦《登龙山》一诗:“古洞谁开一窃深,凄凉遗迹久幽沉。天随鸟尽江如练,社至龙归风满林。新构留之常昼暝,疏棂过后是秋阴。登临何必重阳去,景物悠然日可寻。”左署:“嘉靖丁酉仲秋彭谦书。”楷书字迹秀丽,陈式清楚,古诗上方有近代学者凿刻的“游客万岁”四个大字。
  大石山中峰排石西侧的悬崖边,古人凿有七八十厘米的两只石锅,锅边刻着“幽泉”两字,锅内幽泉映日,终年有水,锅中之水,可以映出大石山的幽美景色;另一石壁刻有民国21年(1932),无锡殷学炜的行楷“观自在”。站在中峰大石上,纵观大山脚下,万丈深崖,崖壁绿树葱笼,修竹红枫。
  大石山以大石闻名。登上最高的三道峰,见数百亩方圆的山头上,星罗棋布矗立着无数巨石,大的抵得上高楼大厦,小的也不输姑苏亭台,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石头,或聚或散,错落有致,构成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色。石头的世界为游人开拓了想象的天地,美丽的神话为古拙的石头注入了蓬勃的生命。清朝乾隆己卯(1759)举人,知县溧阳诗人彭光斗游览大石山后作了一首名为《大石山歌》的古诗,诗中描写了大石山的传说,大意是说牧羊少年,在山上偷看仙人下棋,棋局未完,他放牧的羊群离开了主人,化为乱石,聚集在山顶上,十个一队,五个一群,五光十色,有的聚合一起,有的独立不群。听说秦始皇要想驾桥渡海,游览日出的地方,有神人相助,用鞭子赶着石头,在蓬莱造桥,埋下桥柱石。谁知秦始皇这个行动,惹怒了海神,神人驱赶的石头,也象不驯的猛虎那样,不肯入海,回到原来的地方。路上碰到力大无穷的巨灵神,用手指拾趣,带到山顶上,用来建造洞府。大石山上的奇石,大概就是巨灵神拾来的吧?这些巨石,曲折回旋,千姿百态,不可胜数。山上的怪石似天山玉屏,像仙人对奕,独行大象,散落羊群,成群獐鹿;有的像传说中的白龙娘娘;有的像八戒背媳妇,这些石头包蕴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大石山的神韵远不止于大石。在三道峰上俯瞰大地,游人便进入了另一个境界,宁杭高速公路在山麓擦肩而过,近处是车水马龙似的104国道和扬溧高速公路;附近在笠帽山又叫野猫山的南麓,座落着西山烈士陵园,矗立着雄伟壮观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山湾里是大石山旅游农庄,山上茶果树环抱,山下果树飘香,池塘家禽欢唱,水清鱼跃,水库旁数万亩葡萄长廊;山周围那桃李掩映的新山村,天地人和,崇尚文明,返朴归真……看所有那些风物,眼下好象笼上了灵幻的光,显得格外生动、诱人。我们站在一块大石上纵目远眺,看到了大山南临的绿色仙境的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的天目湖,心底升起对祖国山河的无限钟情和礼赞。此时,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村姑的栽落决不是疏忽,小白龙的献身也不只是殉母啊!无怪无数的人们对大石山的如此厚爱。大石山是寄情家乡溧阳的山,大石山是礼赞祖国的山,眼下无边无际的大地正展示着一个大特写的“家乡——溧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水西情——纪念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65周年
下一篇:家乡的芦苇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