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首页 > 溧阳印象 > 文学作品 > 列表

连滨老师
时间:2008-06-25 15:03:34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我酝酿手头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一直联系着几个主要人物的原型,连滨老师是其中之一。多天以后接到她丈夫从北京的来电,说连滨老师走了,得绝症走得匆忙,病榻上赶写了“给丈夫”和“给儿子”的两篇散文之外,剩下两大箱手稿和文字资料,其中有关于对我的记述云云——呜呼,悲从中来,取出她生前给我的信和照片看,写了以下一些文字以纪念。
    1984年的秋季,开学已近一个月,我从乌苏里江边一所学校跑去友谊高中应聘,校领导让一位女教师接待我,该女教师很像一位鲜族妇女,白净细腻,浅浅的酒窝加上一口洁白的贝齿,很美。她说这里是文凭加水平,拿出一本高三的语文课本让我挑选试讲的课文,我说还是由你定吧,她指着目录问,这篇怎样?我说,试试吧,她的美目盼了我有十秒钟,笑道,就冲你这句话,不用试讲了。我莫名,她更笑了:别人来试讲,都说没问题,听下课来却是几乎没有没问题的,你说试试,倒肯定是没问题的。于是她跟我握手,自我介绍叫连滨,大连人,大海的女儿,某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是这里的语文组组长。还特地另起一行道,我跟你同庚(已从我先已寄来的信上知道了我的年龄),她笑得很爽朗也很得意,她用了“同庚”。
    这样我和她同样教着高三的语文,还同样兼着这里和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两个电大班的课(学员都是县团级机关干部),我教《古代汉语》,她教《写作》。
    办公室里没别人的时候,她唱“今天你又去远行,也在风雨中”,说这应该是你妻子为你唱的,我会不脸红吗?她轻轻道,不成熟。她揭穿我,你来北大荒不是寻荒的,还是冲着人。我想偏了,自然又脸红。她露出洁白的贝齿笑,却是没说我不成熟。她说来北大荒的人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要他来的,一种是他要来的,说她的先生是前一种,我是后一种。
    她的先生北京人,哈军工毕业,因为口无遮拦,大大咧咧,象个没有封口的火药桶,随时都有引爆的危险,把他放到地广人稀天寒地冻的北大荒来了,来了就只有教书。
    他爱得死去活来的恋人也是北京人,也是哈军工毕业,分到了北京效区的核试验研究所(那时是保密的),情人送他来北大荒,下了火车他买了火车票又送她回去,到了北京她又买了车票送他来北大荒,到了北大荒他又买了车票送她回北京,她要上班了,两个半来回他把自己扔在了北大荒。
    连滨老师夫妻俩一同请我去他们家吃饭,她丈夫说她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遇上了连滨老师。我想自然是指患难遇美人了,殊不知他捧出一堆信札来给我看,说是连滨老师还让他和他的初恋情人在通信,现在他们的两个儿子都在上大学了,北大荒和北京之间还在续情。连滨老师笑:“他们的情还在,能乐就行,来北大荒是他的切肤之痛,让他痛并快乐着吧(20年后,央视名嘴的一个书名也是“痛并快乐着”)。
    连滨老师所说的痛还有另一层面的意思。他的丈夫心里不平衡,主动帮她联系她大学里的恋人,连滨老师不干,一次去哈尔滨开会却让她撞上了,对方已要职在身,要显摆他的权势要为她单开一个高级的房间,她觉得受了羞辱,以十分尖刻的语言拒绝了他。回来她痛批了她的丈夫:知道吗,他这也是在嘲笑你!
    我和连滨老师一道去管理局电大班上课,那边领导设宴招待,他们劝酒劝得多了,连滨老师往往为我代饮,反让她喝多了。小吉普送我们回来,她对我说着悄悄话,说是她丈夫让她看他与初恋情人的书信,她看了两封就受不了啦,可她还会没事人一样为他磨墨呢,他往往用毛笔写情书,而且是竖式,问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是不是患有人格分裂症?
    我笑道,你这一手磨出的墨供他那一手写下情书,以墨结成的缘可真正是有两手的呢。她笑道,难怪说江南多才子。我两分球不投,绕到三分线外投三分:题材转让给我吧,将来我给你们写个“三人行”。她笑得一脸的灿烂辉煌。
    一次我上高三的语文,连滨老师去听课,我把卓文君嫁给司马相如说成了借给司马相如,学生大笑,连滨老师站起来说,吴方言区的人读嫁和借是一个音的,我不仅感激而且惊异,她何以知道吴方言?下一节课我上另一个班的课,讲到卓文君嫁给司马相如时我就说了上一节课的笑话,顺便大赞连滨老师,说她人美心灵美,更是个才女,比卓文君贤能多了去了,学生笑着纷纷回头看——糟了,连滨老师坐在后排一个空缺的位子上笑得个一脸的红霞呢。
    下课后我埋怨她,同样内容的课谁知道你会再听一遍呢!她说我就想听听你第二次讲解是否有新意,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新意,脸上是笑得很甜的那种。
    电大班实际是省委组织部委托中央电大办的班,教材是中央电大的,也由中央电大命题考试,让没有达到大专毕业的县团级机关团体负责人脱产学习两年以大专毕业,班上有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等等,原先教古代汉语的是一位四川省的文史馆员,效果不太好,而学员们最怕的就是古代汉语这门课,我接任之后大家都说两年毕业有指望了,连滨老师借着这形势,追加上高三学生的反映,使我本已上浮了两级的工资又上涨了两级,我还兼着一个高考补习班的课,两个电大班加上一个补习班的兼课费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还有电大毕业论文的指导费,自编高考复习讲义费(别人是按高一到高三顺序复习,我是按课文体裁组合复习)等等,无不有连滨老师个人的能动作用在里面,让我在浪迹天涯中有了精神和金钱的第一个高峰,也使我相继上大学的孩子可以在学校里体体面面地生活,更让我积得了如许的创作素材,所以我的这部小说里,所有人物名字都是虚拟的,独有连滨老师是真实的。
    连滨老师要我长久留下来,我要继续我的边陲行,她没有再说第二句话,为我唱了“今天你又去远行”,唱得我眼泪都出来了,她也是。我们相约退休之后好好写点东西,写成功了都要给对方寄上一份,不想她留下两大箱手稿驾鹤西游去了,我只能把我先出版的第一部《蓬》面北烧给了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读书随想
下一篇:走进敬老院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