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遗存

首页 > 溧阳印象 > 文物遗存 > 列表

炉头
时间:2009-02-05 10:38:30   作者:   来源:    点击:

    周城集镇向南三、四里路,往社渚方向的公路西侧,有一自然村落,村名炉头。
    炉头,西边地势高,东边地势低,村落建在下坡的一块台地上。
    炉头,村前有一条小河,村西边高岗坡地上的来水,向东流,每当发大水年月,水从西向东涌流。传说村东有龙口,太平盛世时,龙就张开大口,吞进流水,村基田地就不会受淹,就是丰年;乱世年代,龙嘴紧闭,大水就淹没村基乃至田地,就是荒年,村民就要外出谋生路。
    传说村落的这块台地上,早年曾经有48座冶炼炉,炼铁,是生铁,通红的铁水浇铸铁犁、铁锄、铁耙等生产生活工具。铁石是当地石屋山、吴冶岭上开采运来的。那年月,这块台地上炉火日夜通红,映照半边夜空,炉烟冲天,台地上空像一片云霓。住在石头城里的皇帝看到东南天空有火焰腾空,以为神气,就派掌天文历算的朝廷命官前往巡视,方知台地上是一群冶炼铁炉。皇帝得知民间炼铁,就以坚固石头城城门为由,命冶炼炉工匠浇铸城门铁户槛。皇命难违,冶炼炉工匠们心里忐忑不安,不知皇帝何意,也不知浇铸城门铁户槛是祸是福。
    是福不用求,是祸躲不过。于是,冶炼炉工匠们开模凿范,选拣乌黑铁石,日夜烧炼,通红的铁水浇入模范后,就是不能成型,老冶炼工百思不得其解,眼看皇命期限已到,老冶炼工的女儿奋起跳入通红铁水的模范里,铁户槛终于浇铸成了。
    老冶炼工仰天抹一把老泪,领着一班炼炉工匠们把铁户槛送进石头城,就都远走他乡了。后来,石头城里的皇帝派大臣前来送金匾,表彰冶炼炉工匠的固城功劳。大臣一路开锣喝道,来到这方台地,却见台地上一片寂静,全无人声气息,鸟雀也不见了,皇上的金匾送何人?何人要皇上的金匾?
    从此,这方台地上的冶炼炉火焰消失了,冲天神气也失却了。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这方台地上草枯草荣,草荣草枯,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
    至于以炉头名村,也许是后人因传说而启的地名。
    南宋末年,朱克忠看中了炉头这方台地,于是筑屋建舍,从此世居。据史料记载,朱克忠,字辅国,浙江省西部衢州人,南宋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进士,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代理溧阳知县。当时正值元军挥师南下,直指南宋王朝。当时,朱克忠挥泪起兵,保卫国土家园,统领兵将与元军血战,溧阳围城始解,被南宋皇帝誉为忠臣。后来,忠臣朱克忠受到政敌污陷,忧愤死去。传说朱克忠一腔忠勇,无处施展,郁积于胸,于是在家挥刀剖腹。
    朱克忠的儿子祖勋,孙子中江都居住在炉头,元朝屡次征召他们做官,他们都不应召,仅以耕读传家。直到明代,朱克忠的后裔申述朝廷,在炉头为朱克忠树进士牌坊,以示显扬。
    据炉头的老人们回忆,炉头朱姓曾经有四座祠堂,也称公堂,其中一座大公堂,三座小公堂,小公堂主是大公堂主的直裔分支。大公堂在炉头村北,座西朝东,正门前曾有一排古朴树,后来老朴树都砍光了,祠堂也拆了,还剩一对精细刻凿的倚门石。村中有一小公堂,村南有一小公堂,村西有一小公堂,都拆光了,木料运走了,说是盖学校,砖头瓦片填了路,墙脚石头散满村,祠堂旧址上,荒草杂树丛中,还见一些老墙残基和小公堂的倚门石。
    炉头的大小公堂毁弃了,可村东一户朱姓人家,老人还保存着他上辈传下来的一轴族谱。慈祥的朱姓老人,从暗屋里拿出一根三尺多长的乌黑黑的毛竹筒,轻轻掸去积久的尘埃,用心解开扎梱的细绳,毛竹筒分开两半,内有一卷,用白色塑料纸包裹,老人说原来是用油纸包裹的,一层层剥离塑料纸,却见一卷生宣纸,谨慎展开,生宣纸残破且布满皱折,是一幅族谱,族谱四周画有红边,红边上有蓝白花样图案,谱首已漫漶,皱折间,可辨红绿蓝颜色描绘的朴素画图,谱脚处,皱折间,左边有4位女人,着古装,右边有4位男人,着古装,都是眉清目秀,彩色绘图,族谱中间,从上而下,竖长方格里,墨笔小楷写着一列列一排排朱姓名字。朱姓老人说,这族谱是小公堂里的,也是朱进士的后裔。老人说以前用油纸包裹族谱的,油纸防水防潮湿,又透气,后来没油纸了,只能用塑料纸,坏了,族谱用油纸包裹装在毛竹筒里,是祖宗传下来的,防水灾,就是掉进水里,也是浮着的。
    由于地势东低西高,留不住水,炉头人就在村西南边依地势筑了一道坝,坝内蓄水,以利农田灌溉,又在村西北依地势筑了一道坝,坝内蓄水,以便生活用水,蓄水塘边的码头,是祠堂上的长条门栏石。
早年,炉头西南的高坡上,有两根齐察察竖立的石柱,每根石柱都有20多米高,炉头人到社渚去,出村向西南,必经两根石柱之间过,柱身无文也无刻,柱顶雕刻瑞兽。有一年夏天,黄梅雨季,突然一声响雷,震得地动屋摇,一根石柱断了,说是被天雷击断的,炉头人说不吉利,于是索性就把两根石柱都砸断,丢进高坡下筑坝蓄水的塘里,后人名之:断石塘。石柱,其实是望柱,立于村口,意谓盼望家人平安出入,也有盼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的祝愿。
    如今,炉头有近200户农家,仍多朱姓,仍耕读传家。20世纪50年代,苏北有移民进来,也有二、三代人了。炉头也有百年老屋,只是不多了,也废了。村中有一口古井,也弃了,说有三毛篙深,天干年代,井水也不干,三里五村都来挑井水。
    在这块古老的台地上,炉头人家拆老屋建新楼,墙基下,时常挖出层层厚厚的炉渣,炉头人称之曰:炉屎,说是炉头冶铁年代的遗物,炉渣里也时常夹带些铁硬的泥块,也说是冶炼炉风化的残块。村东,朱克忠的进士牌坊座西朝东,仍高高耸立,历经风霜雨雪,四根青石立柱,粗硕方正,桁架天子石,其上浮雕粗犷云卷云舒图,坊顶石脊石瓦成檐,古朴厚重,牌坊正中阳刻一对狮子滚绣球,也生动传神,在古汉语中,狮嗣谐音,故有子嗣兴旺之寓意,绣球又有富贵之意,狮子又为兽中之王,可威服百兽,镇宅避邪,是权威势力的象征。
    炉头,一个神秘传说,一位忠臣勇士,一脉耕读人家。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点击可以查看大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寿星渡
下一篇:长荡湖里大涪山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