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

首页 > 溧阳印象 > 民风民俗 > 列表

消失的小吃
时间:2013-09-28 17:18:01   作者:阿六   来源:    点击:

 
乌龟子
    乌龟子是由糯米粉搓的小汤园,不过是实心的,没有馅,和乌龟下的蛋差不多大,故称乌龟子。以前那是在大众戏院的门前摆的挑摊,而且准时散汤(散场)时才出现,现煮现卖,再放些白糖算是作料,现在看来极其平淡,可那时是有钱人才吃的夜点心。那城里卖乌龟子是个干瘦的小老头,不到1958年就消失了,以后见到的这种挑担的,就只卖小饺馄饨了。
苏州茴香豆
    小时候在大众浴室里,早市的油条摊边、戏院里常听到“卖苏州茴香豆”“苏州豆腐干”的苏州口音的吆喝声,的的确确是一个苏州人在吆喝。一米六多点的粗胖身材,五十岁左右,头尤其大,戴一顶帖帽,还用硬白纸插进头里做个小帽沿,背一个苏州的平底大菜篮,用一块不知多少岁月的粗白布覆盖其上,有人来卖茴香豆,就用中酒盅,舀满一杯,其豆煮的烂,还有些尖芽,又香又有点咸,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特殊风味,许多人喜欢用油条包裹着吃,吃酒的买上些茴香豆和几块豆腐干,那叫享受。苏州佬死后,这个行当就绝了。
豆腐花
    卖豆腐花的一付担子、一头一只大木桶,木桶里是结结实实的豆腐脑,不象现在有些小吃店里的稀汤稀汤的。一头是个小木柜,小台子小板凳,柜里有葱、酱油、肉松、虾米、香油、辣椒,舀豆腐脑时,桶里渗出一点水,也用铜勺细心地舀出倒掉,真是讲究诚信。那时城里有好几个卖豆腐花的,质量都不错。1958年后也统统不见了。我在外地学习、工作时想家时,其中很思念的就是豆腐花。广东的豆腐花放的作料是流汁蔗糖,江苏人吃不惯,吃了易呕吐。1972年听说大行宫一个街道小吃店卖豆腐花,我从栖霞山炼油厂骑自行车来回六七十里路,就是冲着豆腐花去的,可惜作料只有红豆腐,大为扫兴。今天不管在小店里还是宾馆的自助式早餐里,豆腐花仍是少见,那种醇厚原汁的也更少见了。
羊脚爪
    羊脚爪其实就是面粉做的,炉里烤烘的象个五角星,面粉中渗和些糖,有点甜味,但热的羊脚爪有点脆,有点松软,有点香,在面点里最能垫肚子的一种,饮食服务公司随着改革溧阳饭店都改没有了,羊脚爪也最后不见了。
米 糕
    溧阳人过去有个习惯,重阳节吃米糕,米糕是用新米粉做的放在蒸笼里蒸出来的,四四方方,出笼后用筷子在糕中心点个红,还要插上一面小彩纸旗,吸引着小孩们来购买,当然是大人们掏钱。米糕松软而爽口,香中带甜。以前都是合作烧饼店里兼做的,就在重阳节一天。现在只有在一些酒店、饭馆里吃到中途碰巧会上米糕这一道点心了。
炒白果
    “一粒白果两粒香!两粒白果三粒香!……”小时候在戏馆子、电影院门前的广场上可以四处听到炒白果的吆喝声,卖白果的轮个叫卖,铁锅现炒现卖!用白纸包好递给顾客。那时的小男孩们如有一两个生白果就不得了啦,可以和小伙伴跳白果赌输赢了,哪有吃炒白果的奢望啊!现在炒白果的小贩没有了,但吃白果却成了最轻松的一件事,超市里称些白果,装在信壳里,放在微波炉里,热火一分钟,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烘白果了,由此看来现在确实进步了。

相关热词搜索:消失 小吃

上一篇:庙会
下一篇:想起了老虞——一位民间文化的传承人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