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遗存

首页 > 溧阳印象 > 文物遗存 > 列表

风流史侯祠
时间:2013-09-28 17:14:22   作者:黄洪明芮金川   来源:    点击:

 


    2008年12月20日,在溧阳市东郊埭头镇,正在举办溧阳史侯祠落成庆典。
    溧阳史侯祠布局结构很有些北京四合院风格,不同的是四周全是精致的园林建筑,上首南向主殿,气派堂皇,门首高悬牌匾:“庙貌重新”;两侧副殿,玲珑剔透,左书“五侯祠”,右书“先祖祠”;在保留原有布局的基础上,为缅怀先祖的同时,更激励后人不忘祖训,奋发向上,弘扬宗族传统文化,构建族谱和谐氛围,新增添了两个馆:院落东边横列九间屋“历史名人馆”,西边横列九间屋“现代名人馆”;院落往前是仪门厅,两面分别为“汲古书屋”和“萃英草堂”;穿越仪门厅往前是雕刻细腻的“灵雨坊”,坊下小桥溪流,桥名叫“联登桥”;跨过联登桥便是古韵豪华的门楼,门楼上外书“汉溧阳壮侯史公庙”,内书“源远流长”。门楼外大道两侧有石狮、石马、石羊、翁仲,伴以名花尊木,连接到路口的花岗岩石柱牌坊,牌坊名为“汉溧阳侯史公庙墓”,不远处左右各竖一柱尊贵庄重的华表。

    溧阳史侯祠是中国史氏第一座大庙,也是溧阳史料记载最全、文化含量最高的一处古迹。据传,东汉名将史崇辅佐光武帝屡建功勋,为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被光武帝封为溧阳侯,看到埭头(当时称洮溪新镇)山青水秀,便定居此间。史崇整治水利,疏浚河流,开辟行路,开拓商市,鼓励民众以农为本,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因仁政为民,治理有方,家业兴盛,子孙绵延。史崇百老归天,后人为纪念而建侯祠,又因历年求雨灵应,被宋徽宗封为“灵济公”,赐“显惠庙” 额。自此史侯祠不仅成为史氏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成为当地百姓心中信仰的圣地,更成为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胜地。可是,历史沧桑,天灾兵祸,史侯祠曾多次被浩劫又多次重新修建。到光绪二十五年时,耗时六年修建的侯庙,占地面积60多亩,殿阁云撑,廊庭翼张,丹青焕彩,金碧流光。有灵济公石坊一座,祠墓石坊一座,灵雨坊一座,戟门三间,正殿三间,左三侯祠三间,右五侯祠三间,亭阁神道不计,各种房库廊堂共五十多间。建筑布局合理,美仑美奂,倾注了修建者大量心血。祠内有大量文物,正殿有朱熹所书“海岳堂”匾额,壁柱有许多长对诗词、楹联,都是无价之宝;院中有碑刻数十块,时誉“江南第一大祠”。可惜在日军侵华及“文革”中惨遭破坏,虽在1998年被溧阳市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只剩下歇轿殿的三间空屋、一块残碑、灵雨坊四根柱子、一支华表、一口汲古井、一棵进士松而已。
    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史崇后裔不甘祖先文化遗产的消失,主动承担恢复重建史侯祠的职责,在溧阳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史家一批热心人的努力下,集资近千万元资金,根据原来的图形,建起一座金碧辉煌的史侯祠。史侯祠又是中国族谱博物馆。据了解,中国族谱博物馆是收集全国姓氏文化、姓氏宗谱及地方志的专业馆,现已收集了彭、姚、狄、周、王等10多个其它姓氏家谱和史氏45部支谱。博物馆将在适当时期向中华各氏族发出邀请,召集族谱的研究、编篡、收藏、保管等工作会议,让史侯祠成为全世界华人族谱文化聚集地。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家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家族文化,才让历史的记录完美无缺。寻姓氏之源,溯华夏之根,立民族之碑,书炎黄之传,是每个爱国人士的义务和责任。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把这次活动,不仅当作寻根访祖、缅怀祖先、宗亲相聚的活动,而是旨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世人,激励后代。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融合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史侯祠的历史名人馆,人们从史氏名人的事迹中可以略窥一斑。
    溧阳有句俗话:“彭马史狄周,吃穿都不愁。”人们的理解是这五姓是溧阳的大户人家,过的是好日子。据《二十四史》和各种历史资料统计,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史门出了500多名进士,6位状元,入朝为相者9人,30多人达到相位,从八品以上功名人物有2000人,65人属国家级官员。他们为国为民,尽忠尽责,其中有唐代忠仁之相史务滋,有坚贞不屈殉国节度使史翙,有一掬丹心为黎民的刑部尚书史寔,有任人唯贤、为岳飞平反的南宋丞相史浩,有称作战略思想家的南宋史家三相(史浩、史弥远、史嵩之),有南宋著名贤臣史弥巩,有六次挂帅抗击金兵的民族英雄史天祥,有位兼将相、望重五朝的元代史天泽,有刚直清正的元代名臣史惟良,有三进三退的明代大学士史继偕,有明代民族英雄史可法,有康熙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编修史夔有清代三朝元老大学士史贻直……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上史氏家族出将入相,英才辈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氏家族更是精英俊芳,灿若群星。据不完全统计,史氏家族的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正教授和研究员有五百多位。如中科院院士史绍熙、中国工程院院士史轶蘩、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史维祥、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速算大师史丰收,以及我们国家的“活国宝”史树青教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更是数不胜数。工作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乃至世界各地的史氏后裔,继承先贤的优良传统,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在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同时,也为家族、为家乡、为祖国赢得了无比的荣誉,史氏家族也为他们自豪!      
    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不仅将历史名人绘制了画像,供奉在名人馆让后人瞻仰朝拜,而且搜集人物事迹,编篡了历史文化丛书《史氏历史名人选》,于2008年12月出版,提供给不能前来史侯祠的远途族人及外姓氏同胞学习。
    挖掘历史,开拓未来,是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教育战略。2007年12月他们就编辑了《史氏现代优秀人物选》一书,为与时俱进的史氏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其中有科技精英,有教育楷模,有医学专家,有企业巨子,有文化名人,有军政官员,也有其他英杰。他们号召族人继续挖掘,准备编写第二辑、第三辑。这将成为史氏的家族文化之一,偕同家谱、家规、家训,激励族人奋发进取,继往开来,铸就辉煌。
    为了培植新一代人才,史氏研究会组织了三届“上海比雷福优秀大学生奖学金”活动,奖金每年5万元,由上海比雷福国际有限公司全额出资,奖励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史氏优秀大学生,鼓励其入学完成学业,回报家族与社会;并对获奖者建立获奖者的档案永久保存,和获奖者实时沟通,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和获奖者互通联络史氏族人以及家族文化研究的情况,让获奖者从亲情关怀中努力奋斗,及早成为国家的人才。三年中共资助了23位贫困学生。

    让目光瞄准十年、百年、千年后的超前意识,是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又一特色。史侯祠从设计到施工,都保留着五百年前后建筑风格,建筑物不但宏伟壮观,而且十分牢固。史侯祠从前到后有大量石刻,有功德记载,也有楹联横额,均为名家书法;院庭和道旁,树木名贵,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据花木专家评估,十年之后价值千万;汲古书屋,将有30多位史氏书画家精品入室,二十年后会有难以估量高位价值。
    2005年到2008年,三年期间完成了近1000万元投资,建成了中国族谱博物馆——史侯祠为主体的第一期工程,到2009年第二个三年计划,研究会设想再捐资500万元,建造族谱大楼、七层宝塔等三座建筑物。在此期间,筹建史氏基金会,力争史侯祠不计在内资产超过1000万元,创办史氏文化园企业,进行资本化运作,奖励优秀贫困学生,并以史氏历史文化带动其他姓氏文化,为民族传统文化开创一条先河。
    今后的史侯祠,将成为溧阳境内的一个文化景点。

相关热词搜索:风流

上一篇:淳化阁帖
下一篇:水西魅力——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巡礼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