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华:美食是文化的延续
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溧阳籍宰相史贻直这样描述溧阳特产:“毛尖花红棠下瓜,长荡湖里白壳虾。蟹黄包子鸭浇面,冬笋芹菜韭菜芽。”家乡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美食背后折射的是溧阳的人文风情。溧阳菜属于淮扬菜中的一个分支,为此新华厨餐饮大腕王新华上台侃侃而谈,还不时与听众互动,场面热烈,气氛祥和。他不仅讲述了溧阳的经典菜肴,还教给观众简单易行的烹饪方法,让我们明确了健康的饭菜才是美食。最使我开心的是得到了他的一本菜谱新作,其中介绍了228种家乡菜的做法,自成一体,通俗实用。王新华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开拓创新的精神让大家深为敬佩。他自称为“公司厨师的教练”,对饮食的独到见解更令我受益匪浅,要不然我们的溧阳菜还可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呢!
朱顺才:美食是美味的综合
我们获取的食材,实则已包含了阳光、泥土、绿水,甚至鸟鸣、花香等一切有关于自然的因素,以及农人辛勤的劳动成分。每一种都有其独到的风味,只要把食材本身的美体现出来,这便是美食。高汤要洁白浓厚、清汤要清透彻鲜,鱼丸要用鲢鱼,红烧要用鲫鱼,清蒸要用鲳鱼……鱼头大王朱顺才揭秘的天目湖砂锅鱼头的精彩故事,赢得了阵阵掌声。朱大师介绍烹制天目湖砂锅鱼头,必须选用天目湖水体中天然生养的十斤以上的大花鲢鱼头作原料,纯天然天目湖水为汤基,加上特有的烹调工艺加工而成。汤色如乳,鱼肉白里透红,细嫩似豆花,以其“鲜而不腥 ,肥而不腻”的优良品质名扬四海,目前已有七十多个中外国家领导人都品尝过此汤,他们对此均赞不绝口。砂锅煨鱼头,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溧阳美食的骄傲。
张国芳:美食是亲情的味道
溧阳菜系自成一格,并不刻意追求形式之美,有一种母亲式质朴的体贴。本土作家张国芳对于美食的理解是民间的、厨房的、可操作的,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母亲做的臭苋菜根、油炸糍之类的平常菜,贴心走意,最朴素的食材,却让人唇舌缭绕,回味无穷。最后她深情地说:我心中的美食就是母亲的味道,妈妈做的家常菜是永远的美食。对此我深有同感,我的母亲也为我做了一辈子饭,食的是意境,饮的是情感,我尝到了世间最暖心的美味……美食与爱不可分割,世上还有比想吃一样东西立刻就能吃到的感觉更幸福的事吗?当我们的味觉一旦接触到母爱的味道,融进家乡的记忆,独有的享受将胜过人间一切山珍海味。
这次“美食·溧阳”书友会活动,我们现场还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溧阳食材做出的佳肴,拜读了溧阳古体诗人丁欣创作的含蓄生动的食物谜语诗,欣赏了精彩纷呈的锡歌、舞蹈表演,让一向不喜进厨房的我不由兴趣盎然,感到做饭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应像熟手驾车一样轻松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