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殿青研究员,1928年生,江苏溧阳人,中共党员。1949年考入复旦大学农学院,1953年毕业于全国院系调整后合并组建的沈阳农学院(现为沈阳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农林厅工作。1956年调到陕西省农业勘测设计队,负责全省荒地土壤调查工作,成绩突出,1956、1957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主持“陕西省荒地土壤调查和合理利用规划”,1957年受到国家农业部表彰奖励。1960年5月赴莫斯科全苏列宁农业土壤和肥料研究所学习同位素化学和同位素示踪技术,1961年7月学成回国。同年10月作为虞宏正院士的研究生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在虞老的指导下在国内首次制成粘土薄膜电极,被列为1964年国家重大科研成果。1984年赴美国国际肥料发展中心学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持的“氮肥和磷肥肥效新理论的研究”获美国国际肥料开发中心荣誉奖。后赴美国普渡大学学习根系营养动力学理论和技术,被国际肥料开发中心授予优秀访问学者奖。1986年-1996年连续四次受邀瑞典农业部和瑞典农业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交流。1976年到1998年20多年中,先后主持了国内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11项。
曾任陕西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被农业部聘为第四、五两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当选为全国土壤学会理事、全国土壤学会植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土壤肥料学会理事。获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国外发表3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