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遗存

首页 > 溧阳印象 > 文物遗存 > 列表

隔栏红屿
时间:2008-10-31 16:48:23   作者:   来源:    点击:

    红屿是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原省溧中)内的一个小岛。由于一墙之隔、内外有别,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它似乎有些淡忘了。不知何时,学校东边临街的围墙改建成了铁栅栏,使“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红屿,露出了自己玲珑曲幽的优雅身影。
    一天,我偶尔路过那里,突然觉得眼前一亮,栅栏内的景致使自诩为老溧阳的我也懵懂了。寻思:这是什么地方?
    隔栏而望,只见花木扶疏、绿水一湾、小道白栏、行人二、三。碧波环绕的岸上,乔木葱笼、楼阁掩映、浓荫匝地,显得是那样的静谧而邈远。金色的阳光在林木和水面闪烁跳跃,空气中充溢着花草的芳香,远处隐约传来悠扬的琴声……我很快恍然醒悟了,这就是我早已知名并心仪已久的红屿!
    我在栅栏边伫立良久,思绪万千。穿越近千年的时空,我仿佛亲见了当年的红屿,和与之相关的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及可歌可泣的故事。
    红屿周围曾是南宋抗金名将赵葵的府第(人称赵氏南府)。赵葵(1185-1266),字南仲,号信庵,湖南衡山人,京湖制置使赵方之子。他自小机敏、能诗喜画,曾从师学经国济世之术。在抗击金人的入侵中,赵葵战功卓著,入相封公。宋理宗时赐第溧阳,御书“晚香堂”匾额,并赐“苍云”、“高静”、“忠义”三石。红屿就是赵府花园中的一个景点,有小桥水亭、曲廊朱栏等建筑,加上奇花秀草、茂林修竹,环境可谓清幽佳绝!
    盛夏的一天,赵葵到红屿水亭避暑,诗兴偶发,提笔写下了六句:“水亭四面朱栏绕,簇簇游鱼戏萍藻。六龙畏热不敢行,海水煎彻蓬莱岛。身眠七只白鰕须,头枕一枝红玛瑙。”睡意袭来,就“手倦抛书午梦长”了。醒后,不料诗已续成,是“公子犹嫌扇无力,行人尚在红尘道。”赵葵觉得深合己意,不禁拍案叫绝。一问,知是侍婢梅姐和杏姐商量后所为。这就是发生在红屿上“侍婢续诗”的千古佳话。
    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还有赵葵之侄赵淮和他的侍妾翠莲、绿云的事迹。赵淮字元辅,多年来一直随叔南征北战,多有战功,后亦定居溧阳,在城北(现光华中学处)建了府第(人称越氏北府)。元军南侵时,赵淮临危受命,抵御入侵之敌。因势单力孤,战败被俘。他在《辞家庙口占》中说:“刀锯吾所不惧,誓以一死报君。”表达了自己的浩然正气和必死决心。家庙即是红屿附近的赵氏宗祠“晚香堂”。
    赵淮被押到瓜州,在元军统帅阿术的威胁利诱下,他始终不为所动,并佯应劝降扬州守将李庭芝。扬州城下,赵淮大声高喊:“庭芝啊,大丈夫宁死也不要投降啊!”临刑前,赵淮面不改色、骂不绝口,为自己写上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句号!一同被俘的翠莲和绿云得知赵淮以身殉国、暴死江滨后,悲痛欲绝之中,利用一元将欲霸娶她俩之机,提出收尸归葬。当舟行至扬子江心,她们一起抱着赵淮的骨灰,纵身跃入滚滚急流,谱就了一曲长留人间的万古悲歌。
    元军侵占溧阳后,赵氏南北府很快就衰败了。但红屿还在!红屿周遭与濑水相通的一碧清流还在!奔流不息的濑水日夜唱着赞歌,那是人民的心声。真是“至今英雄犹裂裂,地老天荒不磨灭。”
    六百多年之后,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曾在红屿驻兵设防,很是闹忙了几年。1953年,省溧中从歌歧迁来,红屿就一直置身于溧阳的最高学府之内,外人难得一见其面了。公允地说,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红屿的作用,不然它的命运也会和赵府之内的洗马池一样,早被乱石填平,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现在,红屿终于撩开了披在身上的薄纱,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多采多姿,给古城溧阳也平添了几多神韵。行人过此,大都驻足而望,沉浸在古意盎然的宜人风光之中,任由思想的野马在历史的风雨中尽情驰骋……
隔栏红屿,真好!
    围墙改建成了铁栅栏,难道不是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城市和人们开放心态的一种真实反映吗?我虽不知道这是谁的创意,但我还是要衷心地说一声:
    谢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天界寺
下一篇:寿星渡

版权所有  2001-2012  溧阳市图书馆 http://www.lylib.ne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资料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育才路55号  |  邮编:213300  |  电话:0519-87282838
】  【苏ICP备11034341号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330号

返回顶部 用户问卷调查 加入QQ群
关注溧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用随身的图书馆服务